物流现场工作中,经常会提到“5S”,有时候也会说“6S”,增加了一个S——安全(safety)。
通常所说的“5S",是整理(Seiri)、整顿(Seiton)、清扫(Seiso)、清洁(Seikeetsu)和素养(Shitsuke)五个项目,目的是为了保持仓库的整洁、整齐、安全,做好仓库的物资管理工作。
- 第一个S(整理)是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分类,并把不要的物品清理掉。
- 第二个S (整顿)是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,并做适当的标识、杜绝乱堆、乱放、物品混淆不清等无序现象的发生。
- 第三个S(清扫)是指将工作场所内所有的地方几工作使用的工器具、场所等打扫干净,使工作场所保持一个干净、宽敞、明亮的环境。 第四个S(清洁)是指经常性地坐整理、整顿、清扫工作,将上面的5S实施做法制度化、规范化,并对以上三项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,以达到维持整理、整顿、清扫工作成果的目的。
- 第五个S(素养)就是将应该遵守,必须遵守的规则,采用强制手段督导执行,直到形成习惯为止。
在实际物流工作中,大多数物流现场都是以此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,管理人员还会时不时的新增要求,但是对于基层物流人,却很少有专门的培训和说明,别说操作工不理解,估计大部分基层管理都没法理解,理解了也很难执行,没办法,不是基层喜欢偷懒,日常工作已经很繁杂,总不能收发货的运作都不做了就去搞仓库卫生吧?所以到最后基本都是变成了应付差事的工作,看起来过得去也就可以了。
不过,最近看到一个对于物流现场“5S”新的解释,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。
在这种解释里,“5S"的翻译成了整理(Seiri)、整顿(Seiton)、清扫(Seiso)、标准化(Seikeetsu)和持续改进(Shitsuke)。目的是为了简化程序,减少浪费和没有价值的活动,提高物流现场的运作效率。
- 第一个S(整理)关注的是去除工作区域不必要的物品和活动。
- 第二个S (整顿)关注的是有效的放置物品。
- 第三个S(清扫)是在清理完所有不需要的物品区域之后彻底清扫工作区域。
- 第四个S(标准化)是为每个工作区域建立标准,让相关员工熟悉每一个过程。
- 第五个S(持续改进)是要确保持续的改进、定期审计,而不是固守以前的工作程序。
同样是”5S“现场管理工具,但是后者侧重于仓库运作的效率的持续提高,而不是将大量工作固化在仓库环境的整理,对于物流工作的作用应该更实际一些。
配套了两个表格,一个是对于5S流程中仓库工作的分工,一个是关于仓库"6S“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审核,可供参考。
表格下载地址:
物流6S审计互动英文原版:http://www.fmpan.com/s/ldwl9gys
物流6S审计互动中文改版:http://www.fmpan.com/s/hq3ajzn3
物流5S工具分工表中文版:http://www.fmpan.com/s/eg53iw1w